2025年7月18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开幕式暨巡展启动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期将至7月29日。
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展览以“工成当代•固本开新”为学术定位,集中呈现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语境下五年来的创作成果和整体面貌。来自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文物局,以及各主办单位、美术机构、美术高校的嘉宾、艺术家、批评家、学者近500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吴为山共同为展览启幕。
靳尚谊和吴为山共同为展览启幕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陈孟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主持。
潘义奎致辞
潘义奎表示,中国美术馆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渊源深植于共同的学术追求。自首届展览至今,十二届展览中有八届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不仅见证了一个展览品牌从初创到辉煌的蜕变,更铸就了双方在工笔画学术研究与推广领域的共同体意识。如果说中国美术馆藏珍品是工笔画史的“纵贯线”,那么这些新作便是当代创作的“横截面”。经典传统的精神基因与当代探索的创新锐气在此碰撞,成为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缩影。
屈健致辞
屈健在致辞中谈道:“五年一届的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已成为凝聚工笔力量、检阅工笔队伍、培育工笔人才的重要平台。我们欣喜地看到,大批工笔画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敏锐视角和饱满热情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现实生活。他们在创作中既回应时代主题,又探索审美表达,以开放的思维与艺术表现,强化并提升了工笔画的文化特质与当代属性,为工笔画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陈孟昕致辞
陈孟昕表示,工笔画曾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宽阔的包容度及自身逻辑演绎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基于人类共同的审美价值,中国工笔画一定能跨越民族及区域的界限,成为全球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笔画的复兴也将超越艺术本体范畴,成为传统艺术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样本——在守正中创新,最终实现民族审美精神的代际传递与跨文化传播。
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在致辞中说道,此次“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对历史文脉的深情回望,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捕捉,更有对未来图景的积极展望,全景式地勾勒出当代中国工笔画守正创新、固本开新的艺术图谱。相信广大观众定能从中深刻感受到工笔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时代赋予它的强大生命力。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加强与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冯远致辞
冯远表示,中国工笔画学会在成立的30余年,积极开展研究、创作、探索,使工笔画艺术摆脱并超越了美术历史的沉寂和技术语言的束缚,在传承中深扎根基,在创新中拓展边界,在交流中彰显魅力,其不断扩大的影响力让人振奋。期待工笔画艺术在未来发展中积沉潜之功,悉心培育高峰之作,丰盈理论之翼,用丹青妙笔铭刻伟大时代,描绘出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牛克诚主持开幕式
五年一届的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作为中国画领域规格高、影响力大的国家级展览,是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学术指导下,由中国工笔画学会打造的文化品牌,至今已举办12届,在研究、推动工笔画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次展览自征稿以来得到全国画家的积极响应,经过严格的初评和复评,最终从近5000件投稿中评选出2021年以来创作完成的工笔画新作381件。同时,组委会特别邀请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近90件,组织平行展作品近百件,整体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6月8日至7月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首展之后,组委会从首展作品中精选出200余件作品再次落地中国美术馆,为全国13地巡展拉开帷幕。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中国工笔画学会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工成当代 工笔何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论坛。中国工笔画学会的会领导、画家和理论家近30人就工笔画的当代发展、学术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写意中国网、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