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素描——献礼天津美术学院办学120周年特展”隆重开幕

admin
2025-09-27
来源:天涯艺术网

2025年9月26日14时,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科研与研究生处承办的“百年素描——献礼天津美术学院办学120周年特展”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天津美术学院办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天津美术学院素描教学百余年的历史成果,系统梳理了素描教育在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与创新的坚定信心与使命担当。

出席开幕式的有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志杰教授,市纪委监委驻天津美术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永奎同志,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占权同志,以及学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新闻媒体嘉宾。开幕式由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展览策展人李旭飞主持。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志杰致辞

邱志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百年素描”作为学院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首展,承载着回顾与展望的双重意义。素描自上世纪初引入中国,既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起点,也在与本土写生传统的结合中推动了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天津美术学院在这一历程中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今天,当教育面对扩招、媒介更迭以及人工智能的冲击时,素描教学的命题已不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教得更好”。他强调,回望百年素描史,不仅是致敬前辈的辛勤耕耘,更是为了思考当下和未来的基础教育质量。学院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推动素描教学焕发活力,真正实现坚守与创新并重。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教授颜铁良致辞

颜铁良教授深切缅怀了老一辈艺术教育家的贡献,他强调素描教学传承不仅凝聚着历史积淀,更寄托着对未来艺术教育的责任与信心。此次特展不仅展现了天津美术学院高度重视学术研究、注重历史总结的优良传统,更体现了天美人脚踏实地、积极开拓的精神风貌,以及与国家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杨沛璋致辞

杨沛璋教授指出,素描不仅是绘画的起点,更是国画等学科深化理解与拓展的重要基础。多年前,当他在绘制大卫石膏像的长期作业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素描与传统国画在空间、形体与质感表达上的相互贯通。他强调,素描是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训练环节,无论中西之争如何变化,都应将其视为拓展理解与表达的重要途径。此次展览体现了我校一以贯之重视教学的传统,衷心地希望天津美术学院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于小冬致辞

于小冬教授回顾到,自他二十岁登上讲台以来的教学实践,从西藏到天津,从课堂到写生,素描始终伴随其艺术与教育的全过程。在长期的探索中,他逐渐形成了以“触觉素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会出素描不仅是造型的基础,更是心性与审美的修炼,也是在最质朴的形式中承载着艺术的深度与真情。天津美术学院素描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法传承,更在于精神的延续。能够融入天美百年的教学文脉,他深感荣幸,期待着素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展览策展人李旭飞主持开幕式

李旭飞副馆长在开幕上表示,天津美术学院自创立以来,素描一直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既承载着中西交流的历史经验,也在不同阶段形成了多元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本次展览从历史的纵深梳理了天津美术学院素描教学的发展脉络、学术成果和教学特色,希望以此为引对未来艺术教育进行深刻的思考,去回应人工智能和新艺科发展的时代命题,探索素描教育的新方向与新使命。

“百年素描——献礼天津美术学院办学120周年特展”的成功举办,既是对天津美术学院百年艺术教育传统的集中呈现,也是对新时代素描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展望与启程。本次特展共展出81位艺术家的750余幅作品,分为“启蒙改造、融合新生、多元表达”三个学术单元,并设立“连环画《白马》——沈尧伊艺术作品展”、“于小冬素描教学展”两个个案研究专题,全面呈现了天津美术学院素描教学体系的深厚积淀与学术成果。展览不仅记录了百年素描的发展脉络,更在当代视野下提出了新的学术课题,为素描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览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翔实的教学成果,彰显了天津美术学院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更以开放的姿态回应着当下艺术教育的新使命,为学院12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学术礼赞。

出席开幕式的参展艺术家

张蒲生、张京生、颜铁良、王元珍、王家斌、霍春阳、庞黎明、刘建强、杨沛璋、颜宝臻、孙建平、周世麟、张耀来、吕培桓、李孝萱、王少春、马元、郑金岩、范敏、路家明、于小冬、李旺

出席开幕式的参展艺术家家属

张宏芳、沈言、梁为民、吕大江、孙晓彤、王婷、张亮、王军、可丽娅、陈幼林、孙光、高原

出席开幕式的艺术批评家

杨维民先生





版权声明:本网发表之图文,均已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和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法转载或使用。(本网凡注明“图文来源:XXXX”,均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不在此列。)

免责声明:本文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之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在十日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予以修改或删除处理。

微艺术馆 | 更专业的网络展览馆

我们专于网络高清图文发布,正是你要追随的: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天涯艺术网总编于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